头条首发必备指南开户网站
1962年,朱老总再次踏上了久别的井冈山,怀着无尽的思念,他赋诗一首,名为《咏兰》,用诗句表达他对故人深深的怀念。诗中写道:“井冈山上产幽兰,乔木林中共草蟠;漫道林深知遇少,寻芳万里几回看。”其中的“幽兰”便是指那位英勇的伍若兰烈士。
提到伍若兰,许多人可能听过她的名字,但了解她一生的人却寥寥无几。伍若兰,湖南耒阳人,出身富裕的家庭,但她的个性坚毅、刚强,早年便显露出非凡的气概。小时候,她拒绝裹脚的传统,父亲无奈,只得说:“不裹就不裹,随她去吧。”她成长为一个非常有主见的女孩,读书期间,她的字迹一手好字,笔力雄浑。18岁时,她从县女子职业学校毕业,紧接着考入了著名的衡阳女子第三师范。此后,她积极投身于学生运动,迅速成为了其中的骨干力量,并于19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伍若兰毕业后,便投入了中共耒阳县委的工作。作为一名年轻女性,她常常独自一人前往县城,悄悄张贴革命标语,参与到隐秘的革命活动中。1927年,蒋介石叛变革命,湖南的反动军阀制造了马日事变,伍若兰因此被敌人悬赏通缉。她的二哥在县政府担任官职,当敌人得知她的行踪时,二哥急忙赶回家报信,尽管伍若兰成功逃脱,但二哥却被敌人抓捕并押送至南京,最终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的囚禁生活。
展开剩余73%然而,正义的力量并未让伍若兰屈服。一次,她的同学背叛了她,伍若兰未能再度逃脱,最终被敌兵抓获。得知伍若兰被捕的乡亲们奋起反抗,数百名村民手持武器,冲向敌兵,成功将伍若兰救出。那个激烈的场面,仿佛至今仍在人们的记忆中。
1928年春,朱德率领南昌起义的残部到达湘南。当时,朱老总看到一面祠堂的墙壁上贴着革命标语,不禁停下脚步,赞叹道:“好笔力,好内容!”他随即问道:“是谁写的?”有人回答:“是伍若兰,在革命军1师的宣传部门工作。”几天后,朱老总与伍若兰相识,随即发生了深厚的感情,并于3月在耒阳举行了婚礼。然而,这段婚姻并未告知她的家人,伍若兰怕因年龄差距而遭到父母的反对。
婚后不久,伍若兰便决定随朱老总前往井冈山。她找到自己的弟弟,嘱咐道:“我走了,你要照顾好父母。我可能再也回不来了,不就是一个死嘛!”她心中早已做好了为革命献身的准备。当她离开时,没想到行军途中,她竟遇到了自己的小弟。她紧急劝他回家,但弟弟执意跟随,她毫不犹豫地把他送回了家中。
1929年1月,红四军在井冈山下山,开始向赣南进军。在途中,敌军数万,红四军陷入了被围追堵截的困境。2月2日,红四军在寻乌县宿营时,敌军突然在半夜发动包围。黎明时分,红军陷入了激烈的战斗,敌军人数众多,而红军则相对处于劣势。伍若兰毫不犹豫地拿起武器,冲向朱德说:“你是军长,快跑!”为了掩护朱老总突围,她带着警卫排一路抵抗。最终,队伍散开,伍若兰与曾志两人结伴逃跑。
然而,命运弄人。她们跑了一段路,正以为逃脱了敌人的追捕,谁知却遭遇了一支敌兵的伏击。两人匆忙逃窜,结果伍若兰被敌人击中,子弹打中了她的大腿,她倒在地上,被敌人活捉。
伍若兰被俘后,敌人并不知道她是朱老总的妻子。直到一个曾被俘的战士认出了她,敌人才意识到她的身份。随后,她被押送至赣州,严刑拷打。在牢中,她始终宁死不屈。最终,敌人残忍地于2月12日将她杀害,时年仅23岁。更令人愤慨的是,敌人将她的头颅挂在赣州城门上,示众三天。
朱老总成功突围后,始终未见伍若兰的踪迹,他立即派人寻找,但始终未能找到她的身影。根据粟裕大将的回忆,朱老总得知伍若兰被俘后,情急之下大喊:“她是宁死不屈的。”伍若兰牺牲五天后,朱老总在报纸上看到她的死讯,顿时悲痛欲绝,泪如雨下。
伍若兰牺牲的消息传到耒阳时,她的家人并不知情。直到30年代,一支国民党军队驻扎在伍家,他们曾询问:“你们家是不是有个叫伍若兰的?”伍家人不敢承认,敌兵则表示:“这女孩真是顽强!我们用竹签扎她的手,用老虎凳吊起来,她都不低头,真比男人还硬气!”
伍若兰和朱老总结婚不到一年,就在革命的道路上英勇牺牲。这段感人的爱情和她的英勇壮烈,成为朱老总一生中无法抹去的痛。陈冠任在其著作《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》中详细记载了这一段历史,这本书一度名列中国军事畅销书的榜单。
本文为头条首发文章,首发的文章可以获得平台的加量推荐,单价也会相对较高。对于有兴趣的作者,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,不妨一试。
发布于:天津市钱龙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